比亚迪早些时候发布了旗舰车型汉,共计4款车型(3款EV、1款DM),补贴后售价区间为21.98万元-27.95万元。比亚迪汉被公司总裁王传福定义为集“安全、性能、豪华”三大标杆于一体的新能源旗舰轿,于是坊间又将它推崇为国产车的新希望。单从产品力角度讲,比亚迪汉EV称得上是自主新能源标杆车型,或许没有之一。
1.高颜值强性能是款好车
比亚迪汉EV的亮点,大致归结于三点:颜值、性能和配置。依旧采用了在DragonFace家族式设计,不过在细节上进行了升级优化,前脸看起来更加精致时尚。狭长的LED头灯,增加了车型辨识度。侧面采用非对称设计,锋利的腰线勾勒出俯冲视觉。尾部融入了“龙爪”设计的还贯穿式尾灯,拉升了整体视觉效果。就外观而言,比亚迪汉EV称得上是国产车中的颜值担当。
内饰应用了中式美学概念和古典设计精髓,好看与否因人而异。配置不含糊,9气囊、主动刹车系统、度全景影像、可开启全景天窗和主副驾驶电动调节等都是标配。重点说一说比亚迪汉EV的智能配置,全新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包括两部分:DiDAS驾驶辅助技术和DiTrainer教练模式。
DiDAS达到L2.5级自动驾驶功能,可以实现ICC智能领航系统、FCW前向碰撞预警系统和APA全场景自动泊车等。DiTrainer教练模式则是比亚迪独创的科技功能,系统可以根据驾驶行为、路况、驾龄、天气等因素评测,选择性开启辅助驾驶功能,提高行车舒适性及安全性。值得一提的是,这套系统具备自我更新能力,可实现将用户个性化的驾驶习惯和驾驶场景相结合。
最后说一说性能,比亚迪汉EV的风阻系数只有0.Cd,与特斯拉Model3不相上下。搭载了融合品牌最尖端技术的“刀片电池”,不仅节省空间安全系数高,储备能量已经达到高级别三元锂电池水准。再加上高集成碳化硅MOSFET电机控制模块及高性能电机,比亚迪汉EV续航里程、加速数据和制动距离等性能表现,与特斯拉model3等竞品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靓丽的外观、强悍的性能和可靠的品质,让20万出头的比亚迪汉EV被外界封为“王炸车”,甚至有媒体甩出“拳打BBA,脚踢特斯拉”的赞誉。不可否认,比亚迪汉EV的确是款好车,但能否走量却仍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2.新生代消费者需求转变
对于传统自主车企来说,只要车型定价迈过20万元这个坎,九死一生,即便是新能源车型也不例外。去年上市的广汽新能源AionLX,补贴后起步价24.96万元(款车型售价降至22.96万元)。外观内饰设计到位,续航性能也能耐操,豪华舒适配置在这个价位拿得出手,纸面上没有明显缺点。结果呢?迎着广州车展浪潮,首月也才卖出辆。今年上半年,月均销量还未破辆。
可能有人要吐槽:“比亚迪汉EV可比AionLX出色多了,怎么可能相提并论。”汉EV产品力方面确实有一定优势,但限制它们发展的却并非产品力。90后已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主力军,他们普遍的标签是“受教育程度高”、“永远不下线”、“注意力聚焦时间短”和“用消费自我定义”。而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相关调查报告显示,新生代消费者对豪华汽车品牌的衡量标准,前三项分别是优质的品牌体验、强大的技术储备和个性鲜明的品牌定位与标签。
20万元级别的车型并不都是豪华车,但这已经是豪华品牌的市场领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比亚迪汉EV可以算是“豪华车”。然而从品牌角度讲,比亚迪汉EV显然不足以讨好新生代消费者。
3.发展不畅未树立品质形象
心理学上有一个首因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品牌也遵循这个“法则”。为什么蔚来和特斯拉在高端市场游刃有余?前者造超跑刷赛道记录,后者改造莲花Elise跑车开发新车,两者成立初期都在为高端形象造势。后期再用一系列手段营造自己的高贵身份,让消费者逐渐对品牌有了“高大上”认知。
再看看比亚迪,靠着逆向开发丰田车起家,之后又在各级细分市场“打野战”,久而久之背负了“洗钱吹”的标签。这些年深耕新能源领域,在三电技术上有一定优势,还启动“王朝系列”战略,挖来大咖赋予品牌全新设计语言。产品力的确上去了,可品牌却没跟上步伐。这些年为何叫好不叫卖?就是品牌乏力导致的结果。看看比亚迪全年销量,也就跟哈弗H6不相上下罢了
4.消费自由怎可实行道德绑架
想要颠覆二十几年塑造的品牌形象,十分艰难但并非不可能。比如吉利和长城,前者拉来沃尔沃背书创建领克,后者集结品牌尖端资源开创WEY。另起炉灶相对来说更易取得人心,不过从市场销量来看,两个新品牌仍有后劲不足的槽点。另一大国民品牌华为,早期也是从低端手机发家,年开始征战高端市场,每年又是发旗舰手机,又是投入巨额资源宣发,直到年手机入门价才迈入元门槛。
扭转品牌形象这事,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人力,且必须经历时间沉淀。而参照目前市场形势来看,尽管比亚迪汉产品力十分出众,但其议价能力略低于SUV,且消费者对“油改电”平台已有一定的认知,再考虑新生代消费者喜好特点,显然不足以彻底扭转品牌形象。比亚迪打造高端品质形象,还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及资源。不过有些自媒体却极力夸耀比亚迪汉,甚至打出了“不买就是不爱国”的口号。
比如某自媒体撰写了一篇《比亚迪汉如果卖不好,那就只有这一个原因》文章,阐述比亚迪汉若是卖不好,只因为它是国产车,毕竟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觉得“外国的月亮更圆”。这种爱国消费绑架真的是谬论,可恨可气又可悲。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谈到“爱国消费论”时,坚定支持大家消费自由:“很多人觉得买华为手机就是爱国的表现,但是我和我的家人现在还在用苹果手机,苹果的生态很好,家人出国我还送他们苹果电脑,不能狭隘地认为爱华为,就要用华为手机。”喜欢什么买什么,这才是正确的消费观。
国人对自主品牌有一定成见,是车企长期发展失策导致的结果,单靠一两款车型是不可能扭转品牌形象。唯有正视自己的不足,不断努力改进技术,全方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国货自强。相信假以时日,国产车也能让国人“容光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