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硕奇
沃尔沃C展示了沃尔沃对于未来汽车的理解,但更重要的是指明了未来汽车实现全自动驾驶互不干涉的重要基础,那就是信息互通标准。日前,沃尔沃正式发布了全新概念车c,新车采用了全自动驾驶,内部座椅也使用了对坐式设计。此外,新车还搭载了大量人工智能系统,内饰还有四种不同模式,分别为睡眠环境,移动办公室,起居室和娱乐空间模式。
同很多展示未来自动驾驶愿景的概念车一样,沃尔沃c自动驾驶概念车也采用了“盒子”式设计,以此来最大限度的提升车内的空间。干练的线条、玻璃化设计都保留了沃尔沃北欧式的简洁风格,这样的造型也有利于将低风阻,这对于电动车而言至关重要。
作为一款无人驾驶纯电动汽车,该车车内没有方向盘、没有传统的发动机,当然也没有为驾驶员留下座位。
也正因为此,c自动驾驶概念车的设计更为大胆自由,从而颠覆了人们对车内2排或3排座椅布局的传统认知。
设想一下,有一天你无需先到达火车站再开始一段长途旅行,没有了繁琐的安检、动辄数小时的排队和候车,也不会再有拥挤而嘈杂的车厢。你需要的只是走到自己家门口,坐上已经自动驾驶来的“私人头等舱”汽车,就可以轻松舒服地直达目的地。这对于公里以下的中短途旅行有着革命性的改变,再也不需要刚刚开到目的地,就身心疲惫。
沃尔沃表示,c驾驶办公室使人们可以在距离拥挤的城市更远的地方居住,并以更愉快和更有效的方式利用他们的时间。这一切看起来和听起来很像奥迪的第25小时项目,完全抛弃汽油发动机和方向盘,将汽车旅行的体验从一种必要的不便,升级到更接近将家庭环境,即使是外观设计也是如此,每个汽车制造商都显然相信我们会想要大型玻璃顶棚。
这就是沃尔沃汽车今天发布的c自动驾驶概念车给我们描绘的人类未来出行愿景,整体来看这样的出行方式集自动驾驶、电动化、智能互联与安全于一体。显然,这将为沃尔沃汽车开辟新的增长市场,比如国内高铁航空旅行业。
但是,自动驾驶必然是被逐步引入,而非一蹴而就。因此,全自动驾驶汽车将会出现在综合交通环境中,在这样的环境里,无人驾驶的自动驾驶汽车将与其他道路使用者共同使用道路。
在这样复杂的综合交通环境下,通过眼神交流获取驾驶意图这样人类习以为常的道路沟通方式将不再可能。因此,自动驾驶汽车能够自然而然地与周围环境进行沟通就显得十分重要。
基于这款车,沃尔沃提出自动驾驶汽车与其他所有道路使用者应该建立全球统一的通信标准,我们理解类似于国内红绿灯V2X技术。对于这款车,它还会通过外部声音、颜色、视觉效果等,将自己的意图传达给其他道路使用者。沃尔沃强调,虽然这套系统侧重于向其他道路使用者表明自己的意图,但绝不会向其他道路使用者发出指令。
沃尔沃汽车集团安全中心副总裁MalinEkholm表示:“我们坚信,这种通信方式应该成为一种通用标准,所有道路使用者都可以轻松地与不同品牌的自动驾驶汽车进行信息沟通。不过,为避免引发可能的困惑,我们不会对其他车辆发出操作指令。我们的研究表明,这是全自动驾驶汽车与其他道路使用者最安全的通信方式。”
自动驾驶科技将从很多方面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c自动驾驶概念车就是推动这一发展和进步所迈出的第一步,也是深思熟虑的一步。
但就目前发展的水平来看,安全性还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保证。
就像年沃尔沃汽车发明三点式安全带以来,已经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一样,安全性上沃尔沃一直考虑得很周到。
在车内睡觉时,c车内的一个叫做“安全毯”的汽车约束系统代表着未来的安全解决方案,安全毯的工作原理如同现在我们使用的三点式安全带,它可以进行调节,从而满足乘客在旅行途中躺着休息的需求。
但这种安全带的发明同时也说明目前自动驾驶安全性不足,即使今年C制造出来了,你能在里面睡着吗?反正目前我是绝对不敢的。
自动驾驶从开发开始最重要的初心就是避免交通事故,而目前来看,似乎各家的解决方案都不太相同,而沃尔沃提出的通信标准就是来解决这一问题。它可以让周围所有车辆的信息实现互通,让每一辆车都知道旁边车辆在干什么。如果道路上的大多数车辆都可以支持这一通信标准,那么依靠自动驾驶严谨的开车,事故将大大降低。
所以沃尔沃提出的统一通信标准,才是C要表达给汽车行业的核心理念。
等到标准建立,路面上遵守标准的车型达到一定数量后,全自动驾驶的相对安全性,才能有着数字化的保证。
就像莱特兄弟在年飞向天空的时候,他们根本想象不到现在的航空旅行会是什么样,而我们现在也很难想象自动驾驶未来的模样。
或许沃尔沃C或许还距离我们有些遥远,但它的出现给了未来汽车一种新的定义,车不仅仅是一个工具,还是一个私人的移动空间。
至于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放心的在车里睡觉,那就等待车企能做到像高铁一样自信的取消安全带那一天吧。
沃尔沃C就像黑暗道路一颗明亮的路灯,虽然看不到未来汽车发展终点在哪里,但它至少指明了方向。
未来,若如概念车宣称的那般智能,便捷,安全,那么C会成为公里左右的短途旅行的新晋竞争者,成为短途的城际高铁的最大对手。不得不说,沃尔沃已经对未来出行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